十字架的印記

■ 周小安

“我賜給你們一條新命令,乃是叫你們彼此相愛;我怎樣愛你們,你們也要怎樣相愛。你們若有彼此相愛的心,眾人因此就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了。”(約翰福音13:34-35)

昔日神呼召亞伯拉罕离開迦勒底的吾珥時,同時也是呼召他脫离自幼所接受的生活方式、文化以及自己的宗族,歸向神自己。當亞伯拉罕回應神的呼召,脫离了過去的生活歸向神之后,神就与他定立割禮來表明他与神有一种特別的盟約關系(創世記17:9-14)。割禮就是神給亞伯拉罕立約的表記,表明他是一個被神分別出來的人。

四百年以后,神用神跡大能和救贖之血把亞伯拉罕的子孫從埃及人手中救了出來,使他們再次成為分別出來的民。神在西乃山向离開埃及歸向神的以色列另立了一個屬神的獨特標記,就是守安息日(出20:8-10,31:12)。從此,守安息日就是以色列民分別為圣歸向神的表記。

到施洗約翰出來工作的時候,他再提出另外一個表記﹕水的洗禮(約1:26-28)。那些相信約翰是先知的以色列人,也就接受了這個新的代表記號,表示他們愿意悔改,并且相信神要差派救贖者來統管以色列。

到了耶穌快要被釘十字架的時候,耶穌對他的門徒發布了一個新命令(約13:34-35)。這個新命令表明誰是屬耶穌的人,因此是一個新的記號。信徒之間所表現的愛心,就是耶穌基督真門徒的代表記號。以基督的愛來彼此相愛就是門徒的記號。然而,什麼是基督的愛昵?耶穌解釋說﹕“你們要彼此相愛,象我愛你們一樣,這就是我的命令。人為朋友舍命,人的愛心沒有比這個大的。”(約14:12-13)

基督的愛將仇敵化為朋友,并且為他舍命。這种記號用使徒保羅的話說,就是“耶穌的印記”(加6:17)或“心里的割禮”(羅2:29)。“耶穌的印記”或“心里的割禮”實質上也就是十字架的印記。加拉太書5章24節說﹕“凡屬基督耶穌的人,是已經把肉体連肉体的邪情私欲,同釘在十字架上了。”所以,加拉太書6章14節接著說﹕“但我斷不以別的夸口,只夸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因這十字架,就我而論,世界已經釘在十字架上;就世界而論,我已經釘在十字架上。”

只有身上帶著十字架印記的人才能彰顯釘十字架的主,只有十字架的印記才能叫世人認出耶穌的門徒。十字架的印記与“彼此相愛”的記號是同一個記號,因為只有身上帶著十字架印記的群体才能象耶穌愛門徒那樣彼此相愛。十字架的印記有如下三方面的特征﹕一,向下走的精神﹕与弱小卑微的人認同;二,舍己的精神﹕自愿放棄自己的權利;三,饒恕的精神﹕被人棄絕,仍不停止愛。

一、 向下走的精神﹕与弱小卑微的人認同

腓利比書2章5-8節簡明地刻划出十字架向下走的精神﹕“你們當以耶穌基督的心為心。他本有神的形象,不以自己与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仆的形象,成為人的樣式;既有人的樣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順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

十字架是一切卑賤、苦難、羞辱的最低點。耶穌作為神的儿子死在十字架上,表明他從最高處向下走,一直走到最低處。耶穌是神的儿子,他本有神的形象,与神同等。這表示他在宇宙間本來是居首位的,享有至高無上的尊貴、榮耀、地位和權力。然而,因著愛,為了拯救最卑微、身處罪惡捆綁中的人,他甘愿向下走。首先,他道成肉身,從神下降成為一個人;不是一個身分高貴的人,而是一個卑微的人﹕他取了一個奴仆的形象。最后,他走向十字架,被當作一個罪犯,一個死刑犯。當耶穌被脫光衣服,當眾挂在十字架上,鮮血一滴滴往下流的時候,他真正走到了人類處境的最低點。耶穌在十字架上,与人類最深的卑賤、苦難和羞辱完全徹底地認同。

中國的俗話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其實,這不只是中國人的寫照,也是全人類的實際情況。每一個人都傾向于往上走。于是,社會中就充滿了競爭,也充滿了沖突、歧視、傲慢、偏見、隔膜和冷漠。社會需要有不同的分工,這本是神的安排。但由于人都要爭著往上擠,結果使不同的分工變成不同的等級和階級。不僅不同等級和階級的人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斗爭,就是同一等級和階級的人之間,也充滿了競爭和沖突。

我在1973年從一個下鄉的知青進入一個中專學習,直到1990年獲得加拿大SFU大學的理論物理博士,有18年之久,我都一直在往高處走。但當我拿到博士學位之后,我發現自己再也上不去了。不僅不能繼續往上走,反而要往下掉。我深深体會到,人的天然性情是多麼不适應往下走啊!這個經歷后來幫助我理解十字架的意義。然而,在信徒的團契中,如果我們都不愿意往下走,就沒有辦法克服人与人之間的隔膜和沖突。耶穌自愿走上十字架,為我們樹立了一個向下走的榜樣。我們若要實行主的新命令,建立一個愛的團契,就要象耶穌那樣,自愿往下走。

只要信徒一起過著團契生活,“誰將為大?”這樣的想法就會立刻出現,成為不和的种子。因為只要有人在一起,他們便彼此觀察,彼此論斷,要分出尊卑高下。

把十只雞,隨便十只雞,放在一個籠子里,再洒一些飼料進去。不久之后,你一定會看見一個讓你詫异的現象。只需几分鐘,這几只素昧平生的雞,就立刻會按力气的大小,排成明顯的階級,或說“高下順序”。經過一連串的小規模戰斗,它們馬上就分辨出誰是老大,誰是老二,誰是老三……

或許有人認為,這類事件少之又少,不足在意,高下順序只存在于某些特殊人士之間。其實這种情形比比皆是﹕運動場、宴會廳、同學會,或家庭團聚,連教會也難例外。在一些牧師聚會中,話題主要是三個問題﹕你教會有多少人?你們的預算多少?有几位同工?甚至牧師也在排高下順序。

表面看來,這無傷大雅。其實,關系重大。這里面包含著人心深處的問題。對大多數人而言,潛意識里排高下順序,評估自己的地位為何,這是一件很嚴重,而且很危險的事,因為這种心態會很強烈影響我們同別人的關系。按照人的天性,我們對比自己高的人,自然會羡慕、禮遇、推崇,私底下我們有可能會嫉妒他們。對比自己低的人,我們則會不關心、不理睬,甚至瞧不起他們(雅2:1-9)。

信徒團契一成立,一場看不見的、往往是不自覺的“誰將為大”的爭奪戰便告展開。路加福音9章46節,也記載了門徒“中間起了議論,誰將為大”。這种爭論已足夠破坏團契了。

所以,每一位信徒最重要的事,便是從開始就盯住這個危險的敵人,予以根除,而且是愈快愈好。信徒群体中有各式各樣的人。有的有天資,有的沒有天資;有的易于相處,有的難以相處;有虔誠的,有的不十分虔誠;有喜与人交往的,有脾气古怪的。沒天資的人難道不是和有天資的人一樣,同樣要爭取有利地位嗎?而難以相處的不也和易于相處的一樣?我若是沒有天分,也許我是虔誠的;我假若不敬虔,那是因為我不愿謙卑的緣故。喜与人交往者難道不會一下子搶盡風頭,叫脾气古怪的人無地自容嗎?反之,脾气古怪者難道不能獨行其事,寸步不讓,最終要令喜与人交往者知難而退嗎?世上有誰不會憑自覺找個自己可以站得住的地方,以保護自己呢?

天然的人都有往高處走的傾向,這种傾向必須經過十字架的徹底對付才不至于破坏肢体之間的連結。在信徒團契中,首要的一件事就是效法基督甘愿向下走的精神,自覺地与弱小卑微的人認同,樂意服事別人。

二、舍己的精神﹕自愿放下自己的權利

耶穌在約翰福音10章17、18節說﹕“我父愛我,因我將命舍去,好再取回來。沒有人奪我的命去,是我自己舍的。我有權柄舍了,也有權柄取回來;這是我從我父所受的命令。”在馬可福音10章45節又說﹕“人子來,并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并且要舍命,作多人的贖价。”

十字架不僅体現出向下走的精神,更体現出舍己救人、自我犧牲的精神。耶穌從未犯罪,卻自愿擔負我們的罪,死在十字架上。這不是一個偶然的事故,而是為了愛人,為了成就神的救贖計划,自愿放棄自己的生存權利。可以說,耶穌正是為了上十字架才出生的。路加福音2章34、35節記載,耶穌出生后不久,在圣殿里,先知西緬受圣靈感動,對耶穌的母親馬利亞說預言﹕“這孩子被立,……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早在這個預言里就暗示了耶穌將要上十字架的命運。

耶穌在約旦河里被圣靈膏抹之后,受魔鬼的試探。魔鬼用世上的榮華來試探耶穌,企圖以此阻止耶穌走十字架的道路。但耶穌堅決拒絕了魔鬼的試探,堅定地選擇了十字架的道路。据馬可福音記載,耶穌三次告訴門徒他要上十字架,可是他們不明白他說什麼,彼得甚至勸耶穌不要上十字架,結果遭到耶穌的斥責。十字架所体現的是一种完全的自我犧牲精神。這种舍己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体現為自愿放下自己的權利。

俗話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其實,這也不只是中國人的寫照,而是全人類的實際情況。自私是罪人的本性。反映在夫妻關系上,不是雙方自愿放下自己的權利,而是要求和控制對方。自從“五四新文化運動”提倡“自由戀愛”以來,中國人普遍接受了一种羅曼蒂克的愛情觀。因著這种愛情觀,婚姻竟成了“愛情的墳墓”!由此可見,屬血气的愛与基督的愛是何等的不同!前者是以自我為中心的情感的吸引,后者是甘愿犧牲自我。

現代許多夫妻离婚都以性格不同為理由,其實,真正的問題不是性格不同。性格不同并不是离婚的理由。性格不同的人完全可以成為很好的夫妻。真正的問題是品格問題。兩個要控制別人的人生活在一起,難免要引起沖突。所以,离婚并不是解決婚姻危机的辦法。真正有效的辦法是生命的改變和品格的更新。我們只有效法耶穌,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學習舍棄自己,自愿放棄自己的權利,刻上十字架的印記,才能有和諧美滿的家庭,也才能為耶穌作美好的見證。

在信徒團契中,舍己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尊重他人的自由。他人的自由和我個人的自主往往會發生沖突。然而,一個身上帶著十字架的印記的人必會對他人的自由予以肯定。一般地說,天然的人所采取的態度是不讓別人有自由,乃將自己的意旨強行加到別人身上。可是,我們若容許上帝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塑造別人,就必須容許別人有自由。所謂他人的自由包括一個人的本質、個性和古怪行徑。這是我們最難忍受的。因為正是由于這些事情,致使我們和別人之間充滿著磨擦、爭執和沖突。由此我們知道,舍己的精神的重要体現,就是承認并且接受別人也是上帝所造的,有他自己的實在性。我們對此不但加以贊同和接納,更要成為快樂之源。

此外,我們感到特別困難的,是在團契生活中,信心有強弱、靈命也有深淺之分。在這樣的情況中,弱者不要審判強者,強者也不要蔑視弱者。誰都不要堅持自己的權利。強者若是跌倒了,弱者千万不可幸災樂禍;弱者若是跌倒了,強者要伸出友誼之手,將他再次扶起來。其實彼此都需要有同樣的耐性。圣經勸勉我們要“彼此包容”(西3:13),“凡事謙虛、溫柔、忍耐、用愛心互相寬容”(弗4:2)。這正是叫我們容忍他人的自由,并且要舍己,自愿放棄自己的權利,好讓十字架的印記在我們身上表現出來。

三、饒恕的精神﹕被人棄絕,仍不停止愛

耶穌因愛來到人間。他到世上來,是為了拯救人,將恩典和真理帶給人。但人間最悲哀的事,正如約翰福音1章11節所說﹕“他到自己的地方來,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不接待”就是拒絕。耶穌降卑為人,將神對人的愛和接納彰顯出來。但他卻被自己所愛的人拒絕。耶穌被同胞拒絕,被親人誤解,被朋友出賣,這是最令人傷痛的遭遇。

許多人,因為曾被人拒絕而受傷。他們后來或者心怀苦毒,被怨恨所捆綁,成為心靈失去自由的人,甚至身体也受到嚴重傷害。或者,他們成為自我保護、自我封閉的人。他們將自己用一層外殼包圍起來,不跟人交心。有些人因為從小看到父母不和,或者經歷父母离异,長大了就不敢結婚,害怕落到父母的光景。這些受傷的人或者心怀苦毒,或者自我封閉,或者缺乏熱情。他們的表現和症狀雖各不相同,但共同之處是﹕他們本來的肉心都變成了石心,他們都失去了与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失去了主動去愛的能力,也失去了自由和喜樂。

基督的十字架告訴我們,即使被人拒絕,仍然要饒恕,要用心去愛那些傷害過自己的人。當耶穌最后一次進耶路撒冷,准備走上十字架的時候,他沒有怨恨那些拒絕他的人,也沒有詛咒他們。他仍然深愛他們,為他們將要受到的刑罰而痛心。根据路加福音19章41-44節記載,耶穌快到耶路撒冷,看見城,就為它哀哭,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系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現在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睛看不出來。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必筑起土壘,周圍環繞你,四面困住你,并要掃滅你,和你里頭的儿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石頭上;因你不知道眷顧你的日子。”

耶穌在十字架上,仍為那些將他釘在十字架上的人禱告說﹕“父啊!赦免他們,因為他們所作的,他們不曉得。”(路23:34)

圣靈籍著保羅向哥林多教會發出這樣的問題,“為什麼不情愿受欺呢?為什麼不情愿吃虧呢?”(林前6:7)這問題不單是哥林多教會的難處,也是眾教會的難處。

當日哥林多的信徒不僅不饒恕弟兄,并且還彼此告狀。這种光景离開彼此相愛的要求相差太遠了。天然的人看重個人的利益,在遇到利害沖突的時候,即使不能把對方打下去,也要硬拼到底。就算沒有拼的條件,也不容心里那一口怨恨散去。要饒恕弟兄,這一些情緒上的反應全都要給抹掉。這是屬血气之人難以做到的,唯有身上帶著十字架印記的人才能做到。

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有條件地饒恕弟兄還比較容易作到,因為這或多或少可以叫人感到滿足,感到有光彩,可以表現自己的寬宏大量。但是主對這事的要求,不是有條件地饒恕弟兄,而是無條件地饒恕。饒恕弟兄應當是無限的,任何的保留都不是主所喜悅的。

實在說來,我們的天性并沒有饒恕人的傾向,能不產生報复的念頭,已經是難能可貴了。若能忘記得罪自己的人和事,就更是了不得的希奇事了。當年彼得曾向主發問﹕“主啊,我弟兄得罪我,我當饒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嗎?”耶穌說,“我對你說,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個七次。”(太18:21-22)“七十個七次”不是指490次,而是指無限次。這樣的要求天然的人根本做不到。但是主很嚴肅地說出比無限次的饒恕更高的要求﹕不僅是無限次地饒恕弟兄,并且無限量地饒恕弟兄。這樣的要求,不是對天然的人說的,而是對身上帶著十字架印記的人說的。

在無限的饒恕上,司提反作了信徒的典范。當他在圣靈的能力和感動下,對猶太人傳講福音,并且譴責他們的硬心抗拒時,“眾人听見這話,就极其惱怒,向司提反咬牙切齒。但司提反被圣靈充滿,定睛望天,看見神的榮耀,又看見耶穌站在神的右邊,就說﹕‘我看見天開了,人子站在神的右邊。’眾人大聲喊叫, 住耳朵,齊心擁上前去;把他推到城外,用石頭打他。……他們正用石頭打的時候,司提反呼吁主說﹕‘求主耶穌接收我的靈魂。’又說﹕‘主啊!不要將這罪歸于他們。’”(使徒行傳7:54-60)

愿當日感動司提反的靈今日也感動我們,使我們能夠有效地落實主的新命令,建立一個愛的群体;愿我們每一個信徒,每一個信徒團契都經歷十字架的大能,并刻上十字架的印記。阿們。

周小安 來自中國大陸,現居溫哥華,為教會傳道人。

 5.20